• <em id="kfqgr"><em id="kfqgr"></em></em>
  • <dfn id="kfqgr"></dfn>
    1. 當前位置:【新安中學首頁】>【學生園地】>【學法指導
      機械能中的幾個常見問題
        [2020-03-10 09:17]  瀏覽次數:2487
      【字體:放大 正常 縮小】 【打印頁面】【關閉窗口

      機械能中的幾個常見問題

      來源:高中學習網

      一、有關變力功的計算:
          1. 轉化模型求變力的功
          例一:人在A點拉著繩通過一定滑輪吊起質量m=50kg的物體,如圖所示,開始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60°,當人勻速提起重物由A點沿水平方向運動S=2m,而到達B點,此時繩與水平方向成30°角,求人對繩的拉力做了多少功?
      分析與解:人對繩的拉力大小雖然始終等于物體的重力,但方向卻時刻在變,而已知的位移S又是人沿水平方向走的距離,所以無法利用WFScosθ 直接求拉力的功,若轉換研究對象,以物體G為對象,其動能的增量即人對物體做的功。這種轉換研究對象的方法是求變力的一條有效途徑。
        設滑輪距地面的高度為H,
        則:
        人由A走到B的過程中,重物G上升的高度ΔH等于滑輪右側繩子增加的長度,即:
           
        人對繩做的功:WFSGΔH   代入數據得:W=732 J。

      例二:把長為L的鐵釘釘入木板中,每打擊一次給予的能量為E0,已知釘子在木板中遇到的阻力與釘子進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,比例系數為K,問:把此釘子全部打入木板中,需要打擊多少次?
        分析與解:在釘子進入木板的過程中,釘子把獲得的能量用來克服阻力做功,而阻力為變力,因此要求出這個力的功,可采用平均值來求。又因為釘子所受的阻力與釘子進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,即:FKx
        所以,其平均值 ,F1=0,F2=KL,
        克服阻力所做的功: 
        由能量守恒: , 所以:

      方法二:本題中因所受的阻力與釘子進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,類似于彈簧的彈力(F=kx),因此,克服阻力所做的功,可轉化為彈簧模型,即阻力所做的功,可等效認為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。
         ,即可得出同樣的結論:

      2. 巧用結論求變力的功
        結論的引入及證明:
        例三:物體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,先對物體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F1,立即再對它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恒力F2,又經t秒后,物體回到出發(fā)點,在這一過程中,F1、F2分別對W1、W2間的關系是
        A. W1W2   B. W2= 2W1   C. W2= 3W1   D. W2= 5W1
        分

      析與解:如圖所示,AB段物體受的作用力為F1,BCD段物體受作用力F2,設向右為正方向,AB=S,
        則AB段物體的加速度: 
         
        B點的速度: 
        BCD段物體的加速度: 
           
        綜合以上各式有: 
           
        AB過程中F1做正功,BCD過程中因位移為0,F2的總功為0,BD過程F2做正功,即,
        ∴ ,故正確選項為C。

      練習1: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靜止的物體,現以水平恒力推這一物體,作用一段時間后,換成相反方向的恒力推這一物體,當恒力乙與恒力甲作用時間相同時,物體恰回到原處,此時物體的動能為32J,則在整個過程中,恒力甲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,恒力乙做的功等于_______________。
         利用上述結論有: 
        又因為: 
         ∴ J,

      二、功能關系的應用
          1. 功能關系的簡單應用
          例四:將一個小球豎直向上拋,初動能為100J,上升到某一高度時動能減少80J,機械能損失20J,設阻力大小不變,那么小球回到拋出點時的動能為:
        A. 20J   B. 40J   C. 50J   D. 80J 
        分析與解:物體機械能的損失是因為克服阻力做功,即當機械能減少20J時,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20J,動能的減少是因為合外力做功,當動能減少80J時,克服重力做功為80-20=60J。因此過程中位移相同,所以: ,物體上升到最高處時,動能為0,則克服重力和阻力分別做功75J和25J,同理在下落過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為25J。在整個過程中重力做功為0,克服阻力做功為25+25=50J,則回到原出發(fā)點時,物體的動能為100J-50J=50J。
      正確答案為:C

      練習2:一物體以150J的初動能從傾角為θ 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做勻減速運動,當它的動能減少100J時,機械能損失了30J,物體繼續(xù)上升到最高位置時,它的重力勢能增加__________J,然后物體從最高位置返回原出發(fā)點時與放在斜面底端垂直斜面的擋板發(fā)生碰撞(碰撞過程中無機械能損失)后,物體又沿斜面向上運動,物體第二次上升時重力勢能增加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J。
      答案:105J,15J。

      2. 功能關系的綜合問題。
          例五:如圖所示,水平傳送帶ABL=8.3m,質量為M=1kg的木塊隨傳送帶一起以V1=2m/s勻速運動(傳送帶的傳送速度恒定),木塊與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m =0.5,當木塊運動至最左端A點時,一顆質量為m=20g的子彈以V0=300 m/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對射入木塊并穿出,穿出速度V=50 m/s,以后每隔1s就有一顆子彈射向木塊,設子彈射穿木塊的時間極短,且每次射入點各不相同,取g =10 m/s2,求:
      (1)在被第二顆子彈擊中前,木塊向右運動離A點的最大距離?
      (2)木塊在傳送帶上最多能被多少顆子彈擊中?
      (3)從第一顆子彈射中木塊到木塊最終離開傳送帶的過程中,子彈、木塊和傳送帶這一系統(tǒng)所產生的熱能是多少?
        分析與解:
        (1)第一顆子彈射入木塊過程中系統(tǒng)動量守恒,以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,有:
         , 解得:
        木塊受向左的摩擦力,以V1′向右作勻減速運動其加速度: 
        則木塊速度減小到0所用時間為: 
        解得:t1=0.6s<1s
        所以,木塊在被第二顆子彈擊中前向右運動離A點最遠時,速度為0,移動距離為
        解得S1=0.9m 
       ?。?)在第二顆子彈射中木塊前,木塊再向左作加速運動,
        時間:t2=1s-0.6s=0.4s 
        速度增大為: 
        向左移動的位移為: 
        所以兩顆子彈射中木塊的時間間隔內,木塊總位移,方向向右。
           第16顆子彈擊中前,木塊向右移動的位移為 
          第16顆子彈擊中后,木塊將會再向右先移動0.9m,總位移為0.9m+7.5m=8.4m>8.3m
      木塊將從B端落下。木塊在傳送帶上最多能被16顆子彈擊中。
       ?。?)第一顆子彈擊穿木塊過程中產生的熱量為: 
         J
        木塊向右減速運動過程中相對傳送帶的位移為
        產生的熱量 
        木塊向左加速運動過程中相對傳送帶的位移為 
        產生的熱量 
        第16顆子彈射入后木塊滑行時間為t3,有 
        解得t3=0.4s 
        木塊與傳送帶的相對位移為 
        產生的熱量 
         所以,全過程中產生的熱量
           
        總之,在解答機械能一章有關功的計算及功能的轉化關系時,要特別注意力做了功,必有能量發(fā)生轉化,把握力的功與能量轉化之間的關系,正確列出相應的等式,求出待求的物理量。

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 XJL編輯
      新安中學辦公室  發(fā)布


      總訪問量:人次 總瀏覽量:35120人次 日均訪問:20923人次 今日訪問:3564人次 在線人數:29308
     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、建立鏡像 網站備案號: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站前置審批號:JXQZ382
       Copyright? 2003 www.ahxaz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: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
      郵編編碼:237151 辦公室:0564-2311115 教務處:0564-2315138
      国产情趣视频免费在线观看,亚洲福利色视频在线看,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国产,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人妻无码a∨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日韩精品无码

    2. <em id="kfqgr"><em id="kfqgr"></em></em>
    3. <dfn id="kfqgr"></dfn>